1。基本知识
1。燃烧必须有三个条件:可燃材料,可燃材料和点火源。
2。常见的火源包括:开火,高温物体,火星,电动火花,强光等。
3。生命中的因素引起的大火主要包括:不小心使用火力,不小心使用电力,粗心使用油,不小心使用气体,粗心大意的吸烟,玩火,放开烟火等等。
4。家用易燃物品包括:木制家具,床上用品和窗帘,衣服,沙发,书籍,汽油箱等。
2。学校和公共场所预防火灾的常识
1。禁止学生将易燃和爆炸性的物品(例如烟火,鞭炮,大炮,比赛等)带入学校。
2.实验中使用的易燃和爆炸性物品必须存储在特殊的仓库中,并且必须尽快收集它们,并且不将其存储在现场。
3.请注意经常检查和使用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并在使用后切断电源。
4。不要将易燃和爆炸性物品(例如汽油,酒精等)带到公共场所,也不要带公共交通工具。
3。预防森林火灾的常识
1。老师和父母将孩子带出野外旅行,狩猎,放牧和收集草药,而不应在山区和森林地区吸烟。
2。当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森林地区时,严格禁止组织野餐,篝火和其他活动。
4。预防家庭消防的常识
1。安全使用火
(1)烟囱应远离电线,天花板,木墙,木门和窗户,并且相距至少0.2米。
(2)炉子周围应有保护,或距可燃材料0.5米以上。
(3)在去除炉灰和炉渣时不要随机倒入,不要接触可燃材料。最好有一个固定安全的地方。在大风天转动时,请更加注意炉灰。
(4)不要使用汽油,柴油和酒精在点火时引起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1)不能将液化石油炉炉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仓库,礼堂和其他公共场所,以防止空气泄漏和火灾。
(2)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等待火,不要等待火。请记住使用后关闭阀门或开关。如果阀门断裂,请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使用炉子或随意使用开关。
(3)使用液化气体时,有人应该照顾它,不要远离。请注意随时调整火的大小,以防止汤溢出并扑灭火焰或被风吹过,从而导致空气逃跑。
(4)液化的汽油箱应直立,不能倒置,不应将其浸泡在沸水中或在火中烤。
(5)如果有任何空气泄漏,请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和窗户,用风扇扇动空气进行通风(但不要用电风扇),然后找到泄漏的部分。
5。灭火的基本知识
1。隔离方法:这是消除可燃材料的方法。
2。窒息方法: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在没有足够氧气的情况下熄灭火源。
3.冷却方法:喷水或其他灭火剂在燃烧物质上,降低点火点以下燃烧物质的温度,然后迫使该物质停止燃烧;或将水和灭火剂喷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质上,以降低可燃物质的温度并避免火膨胀。
4。小火的紧急响应措施:
如果发生火灾,应及时发出警报。学生还应该掌握简单简便的方法,以应对紧急突然大火时应对紧急情况。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当木头,纸,棉布和其他火灾时,它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壤,沙子,浸泡的被子或毯子迅速覆盖火,这可以有效地扑灭大火。
(3)使用扫帚,拖把等扑灭小火。
(4)油,酒精等,不应使用水来扑灭大火。它可以很快被沙子或浸泡的被子覆盖。
(5)当燃气着火时,用湿毛巾覆盖火点,然后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被发射,不能用水灭绝或用湿物品覆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导致电击。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扑灭火。
(7)如果可能的话,您还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灭火器。
6。警报的常识
发生大火后,迅速致电“ 119”,致电消防队,立即组织人员扑灭大火。扑灭大火时,您应该首先拯救人们,然后再保存物体,然后首先集中精力,然后首先切断力量,然后扑灭大火,然后注意救灾,尤其是在狂风中,尤其是在狂野大火中。灭火时,通常在本地使用材料,例如使用水,沙子,土壤和其他灭火设备。特别是,尝试控制火的传播。严格禁止动员和组织中小学的学生参加森林消防。同时,有必要加强不允许不允许参加森林消防的小学和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如果发生自发的森林消防,学校和相关部门应立即劝阻他们,以防止不必要的人身伤亡。
呼叫警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必要指出消防单位或家庭所在的地区(县),街道,乡镇或村庄。当有重复的名称时,您应该区分它以避免犯错误。如果有相似或易于混合位置名称或单位名称的单词名称,则应清楚地强调和解释。
2。在不使用缩写的情况下报告所有单元,街道和小巷的名称。
3。解释什么物质正在捕火和火的大小。这使消防队更容易根据燃烧物体和火的大小来确定他们部署的车辆和警察部队。
4。应解释呼叫者使用的电话号码的名称和号码。由于呼叫者使用的电话通常靠近消防网站,因此消防队可以使用此手机来询问呼叫者在派遣部队促进命令和调度之前向呼叫者开发火灾。
5。呼叫警报后,熟悉情况的人们应该转到最接近火灾现场的十字路口等待消防车或引导通道,提供水源位置等,以便迅速扑灭大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xinyuan.com/html/tiyuwenda/9812.html